作者:林建宏 醫師
「醫師我的手腕好痛,已經好久了,吃藥打針都沒效」,「我的腳底走路時都很痛,尤其是早上踏的第一步」,骨科門診常見的病患除了關節炎就是筋膜炎的病患,這些被醫師診斷為「媽媽手」及「足底筋膜炎」地疾患,雖不至於人命但若是痛起來可是要人命。傳統治療方式以吃藥、打針及復健為首要,但若長期治療之後,症狀仍未改善可考慮體外震波治療。
體外震波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的治療方式,它是一種免開刀、免吃藥(如類固醇、止痛藥等)、非侵入性、無放射性的新治療方式。
它的原理是針對慢性疼痛部位給予高能量震波,使組織恢復血液供給,破壞硬化鈣化組織、促進循環修復及組織再生,不會對於鄰近的正常組織造成傷害。其治療原理類似泌尿科治療尿路結石的體外震波碎石機,主要針對慢性疼痛及骨折不癒合的部位給予高能量的震波,促使微血管新生,使缺氧缺血的軟組織恢復血液供給,導致微血管新生,達到止痛與組織修復再生的功能,治療效果達八成以上,無不良副作用,亦無傳統手術治療的高風險與代價,對接受過傳統治療方式無效者,非常值得一試。
費用:目前此種治療方式已經獲得衛生署核准,但可惜的是目前尚未列入健保給付,需自費接受治療,一個療程是三次,每週治療一次,每次十 ~ 二十分鐘,連續三週療程,治癒率高 ( 80~90 % 以上 ) ,復發率小 (5% )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