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化性膝關節炎與治療

作者:林建宏 醫師

台灣老年人口比率逐年增加,約每10人就有1位老人,隨著人口的老化,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人也愈來愈多,如何讓老人家不因膝關節之苦,造成行動困難,認識膝關節炎如何形成及治療就非常重要。

為什麼會形成退化性膝關節炎?

膝關節為大小腿骨骼交接處,中間有富彈性的軟骨,其週邊附著支持關節活動的韌帶及肌腱,當我們進行各種動作時,骨骼與骨骼間摩擦,及軟骨不斷磨損,隨著年齡及活動量的增加,韌帶及肌腱的彈性慢慢消失,再加上過重的體重及不適當的運動,就容易形成關節炎。

何謂膝關節退化的四大進程?

膝關節的退化,就如同人體的老化,是自然的演進過程,通常醫師會將關節軟骨的退化過程分為四期。

第一期   第二期
     
第一期
只限於軟骨軟化、磨損的階段,但臨床上已有關節疼痛等症狀
  第二期
關節表面不平整,骨骼間隙開始變的狹窄。
第三期   第四期
     
第三期
整層軟骨面已不平整,X光上已可見骨刺。
  第四期
關節面軟骨已不堪使用,關節的活動已是硬骨磨硬骨。
     

如何來預防退化性膝關節炎?

1.改變生活型態,減少關節負擔。減少關節負擔可以減緩關節軟骨磨損,因此病友須配合改變生活方式,例如減輕體重、減少上下樓梯,避免蹲、跪、跑、跳、爬的動作。
2.增強關節附近肌肉力量。主要的目的,是維持或增加關節的活動度及增加膝關節的肌力與耐力,建議每天30分鐘以上的適度運動,如健走、抬腿運動、游泳或騎自行車來加強大腿肌力。

有退化性膝關節炎該怎麼辦?

咨詢專業醫師建議,早期發現,持續治療。

目前常見的治療方法

1. 口服藥物治療: 一般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為第一線藥物,通常在數天內都可達到減少疼痛的效果。
2. 保健食品的選擇: 葡萄醣胺及軟骨素,這二種物質為天然的營養劑(軟骨保護劑),可刺激軟骨細胞增生,恢復退化及修補損傷軟骨細胞的功能。
3. 關節內注射: 玻尿酸(關節潤滑劑)為關節軟骨組織的一部分,也是關節液的成份,可刺激軟骨細胞增生、保護潤滑關節及降低發炎反應。
4. 手術治療: 當關節嚴重退化至軟骨磨損變形,X光呈現第三-四度,且膝關節經常疼痛,影響日常生活品質時,通常會建議使用關節鏡手術或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來改善疼痛,恢復正常外型及活動能力。

回上一頁